金年会 分类>>

绿色金融资产表现如何?“绿色溢价”在这些品类已初步显现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官方网站

2025-11-19 21:30:3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app,金年会电子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今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网址入口,金年会靠谱吗9月30日,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通知,明确《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衔接安排。根据通知,存续期债券仍适用21版目录,已申报未获核准的可自行选择适用目录,新发行或变更项目则应适用25版目录。《通知》提出,将更新《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指南》等配套机制,推动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如后续修订目录,相关机制将自动适用新版本。

  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正式启动2025年度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推荐工作,此举是落实《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标杆引领加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通知明确核心申报规则:符合《办法》要求的企业与园区遵循自愿原则参与,需对照新版评价要求(指标细则见附件)开展自评价,可自主完成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评价报告。省级工信部门将按“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遴选,推荐对象需达到本地区已有国家级同类主体的平均水平,且需衔接地方培育清单,国家级申报原则上需先纳入省级名单。

  10月13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企业和项目认定做好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储备的通知。文件明确,经认定的绿色低碳产业企业和项目,可根据《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管理办法》纳入深圳市绿色融资主体库,享受相关绿色融资支持。经认定的绿色低碳产业企业和项目,可按规定享受碳减排支持工具、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绿色金融政策扶持。市发展改革、生态环境、地方金融部门将推动和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经认定的企业和项目提供更为便利的绿色金融服务。

  10月24日,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安排,一手做加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根据测算,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约11万亿元,未来5年还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十五五”时期,力争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将为绿色低碳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一手做减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将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力争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

  中央结算公司10月13日发布消息称,日前,中央结算公司发布《中债绿色金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Q/CCDC00007—2025)》(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等六项企业标准,其中指标体系在2022年版基础上修订,配合落实《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新版指标体系实现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等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的兼容一致,完善了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规定了绿色金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素、编码说明和指标体系,提出绿色金融产品募集资金所投绿色项目应披露的环境效益定量和定性指标,区分应有和宜有指标,为绿色金融环境效益可计量、可报告、可验证奠定基础,便利市场成员应用。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分别为19.29万亿元、8.32万亿元和5.01万亿元,前三季度分别增加2.65万亿元、6620亿元和6204亿元,三项贷款余额合计达32.62万亿元,构成绿色贷款的主体。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8.74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7568亿元,单季增加826亿元,较二季度(2154亿元)增速放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7.91万亿元,前三季度增加9012亿元,三季度单季新增2615亿元,较二季度(2438亿元)增速加快,表现更为活跃。

  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数据也显示,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普遍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其中,国有六大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头作用尤为突出。截至今年6月末,六大行绿色贷款余额共计23.8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601398)绿色贷款余额超6万亿元,增速达到16.4%;农业银行(601288)、建设银行(601939)绿色贷款余额均超过5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4.6%、14.88%;中国银行(601988)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5%;交通银行(601328)绿色贷款余额超8700亿元;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9500亿元。银行绿色贷款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源于政策支持、需求驱动、供给增加以及配套工具赋能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

  从新发绿债结构看,10月绿色债券发行呈现出类型分布更均衡特征。资产支持证券ABS为本月新发规模最大类别,发行24支,规模148.53亿元,环比下降约29%,但仍位居首位,发行规模占比从9月的20.44%提升到27.87%(+7.43pct);银行绿色金融债本月占比大幅缩小,从9月的42.91%下降到10月的25.33%(-17.58ptc)。显示出10月绿色债券市场融资重心从政策性金融债向企业层面转移的特征。此外,定向工具、可交换债连续两个月未出现,可能是监管趋严与标准体系完善后,非标准化债券品种逐渐被规范化品种替代,这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与可比性,也体现绿色债券市场正在进入“标准化发行”新阶段。

  成交方面,10月全国碳市场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全月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为4156.25万吨,环比增长约27.09%,但成交金额略降至19.88亿元,较上月下降约0.75%。尽管价格走低,但成交量的放大显示企业与机构交易积极性增强。从交易结构看,大宗协议交易量达到3093.67万吨(前值2146.01万吨),环比明显增长,是本月成交放量的主要动力;挂牌协议交易量为1052.58万吨(前值1123.88万吨),基本稳定;单向竞价交易量则为10万吨(前值2000吨),继续保持较小占比但显示出市场机制探索的积极动向。整体来看,机构与大型控排企业在价格调整区间内入市活跃,带动市场整体交易规模扩大。

  从累计情况看,2025年1月至10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为1.396亿吨,累计成交额为87.86亿元。截至10月末,全国碳市场自启动以来累计成交量达到7.699亿吨,累计成交额约518.19亿元,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体系日趋成熟。相比9月底的数据(累计成交量7.284亿吨、累计成交额498.30亿元),10月的新增交易量与成交额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市场仍在稳步扩容。

  10月13日,中国银联正式发布“活力绿动”绿色低碳卡品牌,推出全新的绿色低碳卡产品及服务体系,通过聚合银联线上线下绿色消费场景资源,携手商业银行和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深化绿色金融服务生态建设。全新升级的绿色低碳卡产品及服务体系,结合当下年轻客群消费热点与热门绿色生活品牌,打造包括小米、KEEP、萝卜快跑等绿色低碳产业品牌商户礼遇,腾讯视频、、全民K歌、腾讯体育等年轻客群礼遇,以及新能源车充电、线上充值缴费立减等绿色消费场景礼遇。持卡人可通过绿色场景消费,积累绿色低碳积分兑换相应权益。

  10月17日,据上证报中国证券网消息,天津银行近日向某能源发展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该笔业务是天津银行发放的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通过贷款利率与产品碳足迹表现动态挂钩的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将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创新将企业融资成本与特定产品的碳足迹核算结果动态关联——企业实现预设的碳减排目标,即可享受贷款利率优惠,引导企业将减排目标深度融入生产运营与技术升级,为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解决方案。

  10月20日,据新华财经消息,日前,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市分局在全国16个试点省市中率先启动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首个交易日便有6家银行为8家企业办理绿色外债登记业务,金额合计约1154万美元,涉及新能源、高科技、光学照明与现代服务等多个绿色产业领域。绿色外债试点是外汇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政策允许境内非金融企业以更高额度开展跨境融资,并将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符合标准的绿色低碳转型项目,同时,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提升了业务便利化水平,为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我国绿色低碳领域聚集创造条件。

  10月26日,重庆日报从该市经济信息委获悉,即日起该委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继续开展“工业绿效贷”,鼓励一批绿色金融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的在渝银行机构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该市经济信息委表示,去年底重庆市面向全市制造业企业启动推出“工业绿效码”,实施绿色工厂动态管理和梯度培育,根据不同企业各自“工业绿效码”反映情况,联合一批银行机构推出“工业绿效贷”,重点为绿色发展成效好的企业优先予以融资扶持。

  10月16日—18日,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黄浦区召开,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智慧力量,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来自全球政界、学界、商界的百余位嘉宾出席,包括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及联合国高级官员。会议期间,《2025上海ESG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多份ESG与绿色发展研究成果同步推出,如《2024中国酒业ESG发展指数报告》《ESG披露进展报告—基于AI工具》《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2025》等,为企业可持续转型提供决策参考。

  10月16日,由绿金委与上海市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CGT)市场创新运用研讨会”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上海总部举行。来自监管部门、行业机构、研究机构和海内外市场主体的代表线上线下共百余人参会。会议形成了几点共识和期望。一是支持MCGT扩容(多边共同目录),二是创新和扩大MCGT应用场景,三是助力绿色熊猫债、自贸区离岸债、点心债市场发展,四是夯实基础能力,加大推广力度,推动数据库与信息披露建设。

  10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2025在北京召开。来自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柬埔寨、马尔代夫、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相关政府机构,以及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企业及学术界的代表近300人参加。大会同期举办了“构建高质量绿色金融体系,共促全球可持续发展”专题交流活动暨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年会(2025)。此次大会进一步深化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务实合作,推动了绿色资源对接与前沿技术交流。

  2025年10月,国金绿色金融100指数(CI009401.WI)整体呈现“先抑后扬”震荡上行态势,全月微涨0.24%,收于1630.73点。期间市场波动显著,指数最高触及1657.83点(10月9日),最低下探至1547.16点(10月17日),最大单日涨幅3.35%(10月29日)与最大单日跌幅-4.32%(10月17日)形成鲜明对比。成交层面,全月成交量996.58亿股,成交额2.38万亿元,日均成交量58.62亿股、日均成交额1402.21亿元,显示板块交易活跃度较高;资金面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493.01亿元,反映机构端谨慎情绪。国金绿色金融100指数是由国金证券(600109)编制,旨在反映绿色金融相关行业的市场表现,样本选取覆盖了环保、新能源发电等相关行业板块的股票。

  10月,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CBA04901.CS)整体呈现稳健运行态势,全月涨跌幅为0.74%,振幅仅0.13%,显示价格波动较小。交易层面,全月成交额达493.35亿元,市场参与度保持活跃。相对表现方面,指数跑赢中债综合财富指数0.10个百分点(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涨0.65%),凸显绿色债券在固定收益市场中的相对配置价值。结构上,指数成分券的信用评级与久期分布整体稳定,未出现显著调整。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由中央结算公司和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编制,指数成分债券包括已经获得第三方绿色认证的债券,或是依据债券发行文件中募集资金用途、发行人所处行业、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等信息判断满足绿色债券相关标准的债券。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

搜索